日期:2023-07-04 20:05:35 来源:南方周末
家:那碗鸡蛋面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父亲热爱面食,如果条件许可,大概可以每顿都吃。我也喜欢,但热度要低一些,每天可以吃一顿。
有一天下午四点过,父亲提前回家了,从火车站接回伯父。伯父还没有吃午饭,父亲赶紧为他煮鸡蛋面,这是最快能做好的。一斤一把的挂面,下得估计只余二三两,大海碗装得满满当当。伯父吃得很香,后来速度渐渐变缓,最后剩下一点点面条,他有点抱歉地说,实在吃不下了。
父亲随后告诉我,老家吃面,都是汤面,所以不像这么扎实、干涩。莫非他离家太久,忘了这一茬吗?当然不是,他肯定想让自己舟车劳顿的兄长,吃得充足一些。另外,父亲也是伤心、迷乱的,同时不晓得用什么法子安慰兄长。
伯父刚刚丧子。
老家乡下很多人都有雕琢玉器的好手艺,堂兄因此去贵州的一个玉器厂打工,想挣点钱回乡娶亲。厂里丢失了一些玉器,他受到怀疑,不知道如何澄清,自尽身亡。一直不敢细想,堂兄去世前独在异乡,到底有过怎样的遭遇?肯定是绝望和忧愤的。
半年前见过堂兄一面,他转车去贵州时曾经来过家里。堂兄的样貌从此定格在1970年代前期,一个26岁的青年,瘦高,俊秀,略微带点拘束。
伯父第二天就启程去贵州了。他当时50多岁,老来陡然丧子的痛楚,难以言喻。只记得他一直泛红的眼睛,忧戚的面容,还有那碗吃不完的面条。
面条与悲哀如此紧密地粘连,那是我记忆中独有的一次。幸好,只有这一次。
京城:炸酱面
1980年代,跟随几位科研人员去北京一家工厂,采访他们的研究成果在那边的实施情况。食宿都在工厂的招待所,傍晚去食堂打饭时,远远看见有个窗口上方的黑板上写着炸酱面,它曾被很多名家的文字渲染,向往已久,有点雀跃地奔了过去。
师傅从一个白铁皮桶里,捞出半碗面条。我感觉略微有点少,还来不及说话,他已从身前的搪瓷钵里舀了一小勺酱黑色的东西,放在面上,递出窗口。这样就好了?我端着满脑袋问号,走向餐桌。
面条温吞吞的,好在还不冷。因为过水没有及时捞出,有过度浸泡后的一塌糊涂。那一小坨差点炸糊的面酱,直径不足一寸,威力却很惊人,拌在面里齁咸,除此没有任何其他味道。刚才唯恐面条不足,此时却只嫌其多。
梁实秋先生的《面条》一文,回忆北京的炸酱面、打卤面与长沙天心阁的鸡丝面等,写得眉飞色舞。他说北平人没有不爱吃炸酱面的,自己从小吃炸酱面长大。“面一定是自抻的……用切面吃炸酱面,没听说过。四色面码,一样也少不得,掐菜、黄瓜丝、萝卜缨、芹菜末。二荤铺里所谓‘小碗干炸儿’,并不佳,酱太多肉太少。我们家里曾得高人指点,酱炸到八成之后加茄子丁,或是最后加切成块的摊鸡蛋,其妙处在于尽量在面上浇酱而不虞太咸。”最神奇的是,梁先生的妹妹小时候患伤寒,气若游丝,医生回天无力,最后竟然靠一小碗炸酱面起死回生。唐鲁孙先生的《请您试一试新法炸酱面》,则介绍了他家的创新做法,小金钩鸡蛋炸酱、关东卤虾炸酱等。
老北京炸酱面(视觉中国/图)
手边这碗炸酱面,跟此前掌握的所有背景资料,风马牛不相及,可见那位白案师傅多么浮皮潦草。后来,吃过几次面码充足的炸酱面,印象反而模糊,牢记的居然是最粗陋难吃的这碗。
前几年读到金易、沈义羚夫妇的《宫女谈往录》,记录慈禧贴身宫女荣儿讲述的宫廷旧事,内容精彩。附录有《我所认识的“老宫女”》,刘曜昕先生忆起1940年代初老宫女为他做的炸酱面:
两小碗抻面,估计最多不过4小两(合125克)水面;更小的一只碗盛炸酱,深褐色,汪着油,肥瘦肉丁历历可见;另外一个7寸盘,摆上几样菜码儿,黄瓜、小萝卜、豆芽菜、青豆嘴、青蒜……六七样,有的切丝,有的……每样多不过一口。东西不多,摆在桌上看起来就吸引人。
老太太早年的大量积蓄已被两个弟弟挥霍尽,此时靠做针线活、洗衣谋生。虽然衣着寒素,但她仪态端庄,待人接物矜持而有分寸。所有碗盏都用托盘端来,盛面用的青花碗滋润轻巧;肉选取“硬肥硬瘦的后臀尖”,酱是黄酱、面酱各半——“这个惠而不费的炸酱面里还保留着过去的一点排场与讲究。”刘先生说,那碗炸酱面是他生平吃得最精致的一回。
西北:拉条子·刀削面·兰州拉面
新疆的美景美味都层出不穷,拉条子(拌面)是其中重要一款。西红柿、洋葱、青红椒、牛羊肉加入各种调料,被快速翻炒后,浇在根根清爽的面条上,色香味并驾齐驱,浓汁无孔不入,真是赏心悦目,牵肠开胃。
老友麒生长于乌鲁木齐,考上大学就留在成都了。但他每次在家里待客,依然是老家风味:手抓饭、烤羊肉、大盘鸡……麒做的拉条子,面粉也是新疆寄来的。除了西红柿等标配,还会不拘一格添加芹菜、豆角、木耳等,因有的朋友不喜羊肉,往往使用牛肉。配菜的比重不亚于面,却并不觉得喧宾夺主,而是宾主尽欢。
新疆拉条子(视觉中国/图)
北方的面粉柔韧而有嚼劲,口感特别好,能吃出自带的麦香味。
在山西吃过很多面食,大都可口可心。其诱人之处,始于操作:面团分别被揪、扯、压、剪、切、捏、拨等不同手法加持,已是先声夺人。再淋上各色荤素卤子,浓香扑面,欲罢不能。
在大同一家面馆吃过的刀削面与馅饼,至今回味。一路看到的多数师傅,都是左手托着放面团的木板,右手挥刃。大同这位小师傅却格外霸气,他在锅边一两米外站定,头顶折叠好的白色湿毛巾,将面团搁上去,全凭手感,左右开弓。面条在空中飘飞,如风欺柳条,密集入水。小师傅结束招式,气定神闲,围观者啧啧称奇。之前见过的削面刀有的半月型,手掌大小;有的跟菜刀接近,前端带个小钩。他那双刀片也是一侧卷裹,但顶多两寸,握在掌中,恍若暗器。刀削面起锅了,根根细长匀净。味道如何呢?跟削面一样,都有上乘武功。
山西刀削面(视觉中国/图)
同样有观赏效果的,是兰州拉面。
大约20年前去兰州,早上前往当地朋友推荐的老字号。掀开帘子,店堂里雾气缭绕。慢慢才看清楚,十来张桌子旁边,空位很少。先排队买票,每人领到一个大碗,再到另一侧的窗口排队、交碗。师傅用眼神发问,赶紧报上“毛细,微辣”。之前已经听说,拉面有大宽、二宽、韭叶、二细、毛细等好几种规格。案板前面,师傅揪一小团面,两手捏着,摔打、拉扯、交叠,几番重复,面团变得千丝万缕,又丝丝不乱。往锅里一扔,翻滚两圈就捞出。
两手捧着碗,找到空座,指尖早已发烫。拿筷子一挑,细面如游丝软系,柔弱无力,入口却不粘不糊。碗中牛骨汤醇浓,蒜苗青翠,辣椒深红,牛肉片细腻紧致,萝卜清甜鲜嫩,各尽其妙。室外春寒料峭,路上沾染的凉意,已经由内至外,被驱逐干净。
单位附近那家兰州拉面,是好友红带我们去的,她在兰州念的大学,对牛肉面的熟悉、喜爱更多几分。老板一家从兰州来,的确样样都原汁原味。冬天连汤带面吃下,尤其酣畅。他家的凉皮香辣适度,也很畅销。
兰州牛肉拉面(视觉中国/图)
江南:锅盖面·枫镇大肉面
去镇江之前有朋友提醒,一定要去尝尝锅盖面。它得名于形状吧?铺盖面宽,裤带面长,锅盖面肯定又圆又大。
从北固山出来,已经下午两点过了,沿路去找锅盖面。看见一家老字号老赵面店,赶快进去。墙上列着20多个品种:红烧牛肉面、蝴蝶腰花面、长鱼肥肠面、长鱼牛肚面、虾仁面、蝴蝶面片、腰花香肠面……唯独不见锅盖面。立刻表露遗憾。
像这么无知的外地人,服务员大概见惯不惊,宽容又热情地解释,这些都是锅盖面啊,你过去看看就晓得了。玻璃墙内,一口热腾腾的大锅上,漂浮着一个木锅盖,直径比锅要小一半,原来如此。锅盖太小半遮面,又是为什么呢?这样煮出来的面口感更好。
一大碗长鱼牛肉面很快来到,才知长鱼就是鳝鱼。汤清腴,面滑爽,小青菜鲜嫩。墙上有十面玻璃镜框,都是面店获得的各种荣誉:镇江十佳最受欢迎锅盖面店、十大人气锅盖面店等,看来走对了地方。四位员工都是中年妇女,愉悦地小声聊天,有同事而兼闺蜜的亲近。等我们吃完,她们就下班了,我们是打烊前最后一拨顾客。
镇江锅盖面(视觉中国/图)
陆文夫先生的小说《美食家》中有这么几句:“眼睛一睁,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:‘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!’”苏州人对面条的执迷与讲究,跃然而出。
在手机上没有搜到附近的朱鸿兴,但五百米处有一家裕兴记,赶紧导航走过去。在苏州知名面馆的排行榜中,百年老店裕兴记经常名列前茅。第二天在阊门附近,还看到另一家裕兴记。
墙上挂着菜牌,汤面、现炒浇头面、特色面与馄饨、包子、小菜等,足有四五十种——苏式叉烧面、蟹粉蹄筋面、干煎糟鱼面、罗汉净素面、蛋汁大排面、裕兴什锦面、蟹粉蘑菇面、开洋葱油拌面、酸菜肚片面、手剥虾仁面、虾仁腰花二面黄等。秃黄油价格最高,每碗118元;时令蟹粉面、三虾面次之,每碗98元;雪菜肉丝面、八宝辣酱面等最便宜,每碗10元。
上述浇头的品种或搭配,好些在四川都难得一见,有点眼花缭乱。身后有两位北方口音的顾客在议论:有枫镇大肉面呢,听说苏州有的面馆每年夏至才开始供应,过了立秋就吃不上了,要等来年。连忙点了这款。
枫镇大肉面在写苏州美食的文字里,出场率非常高。墙上专门挂着它的图文介绍:源自寒山寺所在的枫桥镇,是苏州的夏季名点,乾隆下江南时曾经连声叫好。许多民间饮食都传说跟皇帝“沾亲带故”,划归乾隆的特别多。
苏州枫镇大肉面(视觉中国/图)
后来听出租车师傅说,现在苏州人吃得已经不如从前那么甜,因为更注重保健。
苏州文人写到苏式面,单是浇头的花色繁多、精致考究,已让人惊叹,不愧为温柔富贵乡。前几次去苏州,注意力尽在园林、古镇,满眼满脑都是曲栏假山、小桥流水。这回在老字号面馆,吃一碗当地面条,似乎多了一番感受。
小成都:奶汤面·查渣面
邛崃有“小成都”之称,美食繁多。奶汤面源于邛崃,也流行于周边大邑、蒲江等地。所谓奶汤,由母鸡、棒子骨等慢火熬炖而成,汤汁乳白,浓而不腻,香得透彻、绵长。面条光滑纤秀,据说制作时加了鸡蛋。面的分量不多,在宽汤里很有回旋余地,也不至于太稀释奶汤的浓度。调料似乎只有盐与少许胡椒,却令口齿生香,全靠奶汤的鲜美持久绽放。
邛崃、蒲江等县城都有人气旺盛的奶汤面,店家必备另外几件法宝:被熟油辣椒裹得遍体通红的钵钵鸡(凉拌鸡片)、鸡脚鸡翅,外加小碟泡菜。奶汤的内敛与麻辣鸡片的奔放,交相辉映。夹关镇有原生态的河景与老桥,当地人汇聚的上桥面馆,除了上述品种,还有鸡头鸡肠鸭翅鸭脚,供人细品慢嚼。
查渣面的读音,很像渣渣面。有人以为是肉臊特别细,接近于渣渣(碎末),由此得名。其实,是创始人姓查。
1990年代,成温邛高速还未建成。若是上午稍晚出发,前往大邑、邛崃等地,经过崇州羊马镇时,差不多就该吃午饭了。这时候,开在路边的查渣面馆是最佳选择。很多人有意掐准时间,以便饭点直奔查渣面。
后来,那段道路的一侧,相继开了许多面馆,招牌略有差异,生意都不错,味道略有落差。知情者一般会执着地走向最资格(意为地道)的那家老店。店堂宽敞,但人们更喜欢坐在露天。
面条是特制的,滑爽轻薄。米黄色的臊子酥香绵长,细若芝麻,利于与面条纠缠、附着。面条有红、白两味,都喜欢要小份,一两左右,足够了,因为几乎每桌人都会点蹄花汤与凉拌鸡片。这一白一红,一软一硬,肥而不腻,辣而不燥,与面条搭配,堪称珠联璧合。查渣面的洗澡泡菜,也能锦上添花:萝卜皮红艳,莲花白被泡菜水染成浅红,煞是好看。它们出坛的时间恰好,既褪去了蔬菜的生涩,又留住其脆嫩,咸度适宜,带点回甜。用洗澡泡菜在蹄花、鸡片、面条之间穿插,无比鲜爽。
我们报纸先前曾经阔气,发行量、影响力都不算小。有一篇千字左右的报道,被店家剪下来装裱后,郑重其事贴在墙中央,表明自己的正宗地位。
前不久在青城山脚的药王广场附近,邂逅一家“羊马老字号查渣面”。墙壁上有大面积的宣介:“……1985年3月开业,1991年8月在《成都晚报》刊登,1992年8月在成都电视台播出”。总经理查淑芳的大幅照片特别耀眼,水牌上也有。她看上去50多岁,聪明干练。
查渣面馆如今到处可见,像这么凸显身份的还不多。一打听,老板娘有点骄傲,说自己是查淑芳的侄女,老太太已经90余岁。我一直好奇:䏴子很香,是加了炒花生碎?老板娘听罢直笑,说是鸡脯肉煮熟后炒香再打碎,关键在炒制的火候。她说调味其实不神秘,各家的差异在选料,比如辣椒油必须用压榨菜籽油,有人用调和油,口味自然要打折扣。
四川红油凉面(视觉中国/图)
蜀地:怪味面
有天傍晚游罢青城山,顺路走进青城山镇的一家面馆。店堂内没有食客,在手机上专心玩游戏的师傅恋恋不舍地起身,走到锅边。大家悄悄对了一下眼神,再次调低了期望值。不料,牛肉面、杂酱面、豆花面端上来,人人都说好吃,不由得盛赞师傅。小伙子淡然道:我是隔壁的,临时帮个忙。面馆老板呢?他中午出去喝了酒,现在还在楼上睡觉。你的店卖什么?我卖烧烤。面的调料是你兑的?那当然,调料肯定要现(四川话,意为当场、即刻)兑才行。你煮面手艺这么好,烧烤水平肯定相当高喔?小伙子笃定地微笑。他说自己跟面馆老板关系好,两人经常互相搭把手。
看看,就连“票友”都如此出色,专业人士做的面可想而知。当然,并非所有四川面馆都神乎其技,但吃到一碗好面的几率,是比较高的。
四川担担面(视觉中国/图)
因为日照弱、昼夜温差小等原因,四川面粉不如北方面粉筋道,口感较差。但四川的面条又非常好吃,关键就在调味讲究而铺张,浓墨重彩,肆意挥洒,先天不足后天补。排骨面、牛肉面、鸡汤面、肥肠面、素椒杂酱面、煎蛋面……种类之丰富、味道之鲜香,令人咂舌。经常是,十几种调料刷刷刷扔进碗里,面条似乎成了陪衬。它们在明显香辣或看似清淡的汤汁里浓妆素裹,百转千回,或许减了几分本色,但百味调和的繁复、悠长,遮掩了面粉本身的弱点。用人力巧夺天工,彰显了川人“尚滋味,好辛香”的一贯特征。
民国时期,梓潼桥街稷雪的牛肉面、红汤面、鳝鱼面,春熙路五芳斋的虾仁炒面,荔枝巷的素挑面,飞龙巷的素椒面,皇城坝的红油面,红庙子的甜水面等,都驰名成都。一些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担担面、抄手,也受到青睐。
后起之秀怪味面有30余年历史,它将调料的奇妙推向极致。本来,四川面条的各种味型,风格清晰,井水不犯河水。怪味面之怪,在于它杂揉了几种不相干的味型。这么不循规蹈矩,需要推陈出新的勇气,不拘一格的思路,以及怪中求险、乱中取胜的掌控能力。后者尤其重要,否则,很可能把一碗面糟蹋得百弊丛生。一碗成功的怪味面,是多重滋味的叠加与升华:肉臊的辛辣脆香,淡菜的厚重海味,剔骨肉的肥甘丰腴,还有炒花生的干脆、香菇的细腻,加上棒子骨汤的醇厚底色……不同口感纷至沓来,却又层次分明,毫不混淆杂乱。
牛王庙的怪味面曾经惹得成都人趋之若鹜,后来迁往报社附近的书院西街,有几年与同事经常去吃。
现在我去得更多的,是离家更近的花花面馆。藏在小街,名气不大,但鳝鱼面、排骨面、杂酱面等六七个家常品种,非常可口,抄手也不错。中午还兼卖盒饭,两荤两素,别无选择,食客却不少。老板娘总是面带微笑,每天头绪这么多,她下午还有时间去打麻将,果然举重若轻。
四川达州渠县晾晒面条。(视觉中国/图)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也成就一碗好面。重庆小面、宜宾燃面、河南烩面、武汉热干面、陕西油泼面与臊子面等,或以调味讲究,横绝一世;或以食材丰盛,独步天下……各有妙谛,难以细述。
无论南方北方,都还有不少名品,至今只闻其声,未见其面。暂且列入心愿清单。
王鹤
标签:
上一篇:QQ密码被盗 丢失怎么办呢?_qq被盗怎么找回密码 世界焦点
下一篇:最后一页